點閱次數:866 上一則 | 下一則
發布日期:2022/10/31
2022「普世永續服務在亞洲」會議 - 黃馨蓮牧師 (普世關係委員)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普世關係委員會

國際會議報告書

完成日期: 2022/10/27

報告者: 黃馨蓮牧師 (普世關係委員)

一、會議名稱:Ecumenical Diakonia, Church’s response to SDGs in Asia

二、主辦單位:CCA and WCC

三、時間:2022/10/24~10/26

四、地點:泰國清邁Thailand, Chiang Mai

五、參會國家:

Bangladesh, India, Malaysia, Thailand, Indonesia, Colombo, Philippines, Myanmar, Pakistan, Taiwan, Korea, Sri Lanka

六、會議流程及內容摘要:

這次會議總共是三天,採圓桌演講與回應式分享。

第一天主要提及有關的基本觀念,包含第一講CCA總幹事Dr. Mathews George Chunakara再次強調CCA認同WCC推行聯合國至2030的普世永續服務的觀念。第二講邀請Metropolitan Dr Yakob MarMetropolitan Dr Yakob Mar提出神學反省:聖經在福音書提醒我們,世界雖然不斷追求GDP的成長,但是這打壞了上帝放在人類生命上的平衡。我們是有責任需要終結貧窮、增加平等、賦予婦女權利,以及持續讓健康的食物永續循環。第三講Rev. Matthew Ross提醒我們,我們都被呼召參與永續服務的轉化,在普世裡我們是不同文化、族群與價值觀的人,但我們在基督裡學習合一;此外diakonia是出於信仰與愛,樂意在基督裡一起工作。

第二天展開各工作的報告,透過第一天的主軸,提出目前在亞洲各地所做,有關普世的關心與服務。報告單位包含:PGI、NCCP、MCC、PCK、PCT、CARD、CCDB、ACT Alliance、CSI-SEVA、HKBP、India等。

(一)印尼教會聯合會 (PGI) 報告目前有關印尼的社會政治經濟問題,尤其專注於社會正義、災害管理和氣候變遷響應的處理機制、信仰和培訓。菲律賓全國教會協會 (NCCP) 闡述教會集體生活的見證,包含教育、宣傳和服務的組成,服侍時強調將人置於工作的中心。NCCP與NGO和民間社會組織對兒童的性虐待和剝削、性暴力、愛滋防治、原住民人權進行合作。

(二)緬甸教會協會 (MCC) 分享在疫情裡教會所做的普世服務:為 COVID-19 患者提供救濟援助外,志願者照顧因病毒感染而去世的患者。

(三)韓國長老會 (PCK) 分享了通過 PCK 在解決人權、社會正義、和平、婦女權利、心理健康、環境保護和戰爭難民等問題的服務,尤其目前針對緬甸、菲律賓、阿富汗和烏克蘭出現的危機給予援助。

(五)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PCT) 則提及:為烏克蘭祈禱、替尼泊爾建造竹屋、泰國福音中心、海員及漁民中心,以及為尚比亞貧困社區籌措口罩,此外還有原住民的事工。

(六)印度敘利亞教會基督教農村發展機構 (CARD) 描述他們所做有關CARD-Care、糧食安全和農業發展、性別平等和婦女賦權、愛滋病毒和愛滋病預防、水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氣候變化和災害管理、農村產品推廣和 COVID-19 緩解。

(七)孟加拉基督教發展委員會 (CCDB)分享「在普世原則的基礎上工作,創建一個貧困、邊緣化和弱勢群體的社會」的多項計劃,提及孟加拉人可以主張並享受他們的權利,並為可持續的生計尋求正義。

在疫情漸漸明朗裡,可以看到亞洲開始復甦,也讓我們看到無論在順境與逆境,上帝都持續帶領我們在祂的團契裡一同做工。由於有參加者需要提早離開會議,所以整個會議提早於周三中午結束。

在結束前,透過不同區域的分區報告,分為斯里蘭卡與孟加拉、菲律賓與印度與印度尼西亞、台灣與韓國與馬來西亞與緬甸,讓我們看到大家都需要區域連結與組織管理,期待CCA可以有共同平台,幫助區域合作、整合培力、共同在普世服務努力。

除此,CCA秘書長回顧亞洲教會的服侍使命經驗和成就,提醒亞洲教會遵循從基層參與的看見,由此經驗再到國家與國際層面的服侍參與。亞洲教會在亞洲各國調動資源的潛力、能力和承諾,一方面可以自力更生,另方面可以持續發展,找到加強亞洲普世服務的方法;同時,亞洲服侍組織也應該注意在執行方案時,能以更好的管理、督責、公開度以及良好的治理來共享資源。

CCA肯定 WCC 對提高普世教會服務能力的承諾,WCC也提及「讓我們一起為上帝的榮耀和世界各地人民的福祉而努力」。

內容摘要:

這次的會議主題,主要提及「普世永續服務」如何以聯合國在2015年提出的17項指標,成為普世幫助的目標。CCA呼籲教會機構可透過「服務Diakonia」,實踐信仰,聯合國的17項指標主要幫助被剝奪生活的人,可以減輕他們的痛苦,止息他們的匱乏。

CCA 秘書長 Mathews George Chunakara 在第一場演講「永續的發展目標以及在亞洲的普世服侍」就指出,「服務Diakonia」是教會的使命,它主要幫助受造萬物改變生活、解決日益嚴重的社會和經濟不平等問題。

這次的議題強調「持續發展」,他的重要目標是持久的「不讓任何人脫隊」,這是關懷上帝子民的基本信念,他是教會這觀念裡的社會關懷,當基督徒被呼召以信仰來做這項關懷時,我們是帶著信心與愛心來執行這項行動。我們不能獨自做到這一點,所以在普世運動裡強調參與比例,有助於這項共同的目標。

基督教社會行動機構 (CASA) 的主席, Irenaois 在「聖經和神學對diaconia作為教會的使命和見證的反思」演講中,提出「真正的見證不是通過演講或佈道,而是通過生活和提升生活的活動」。普世所提醒的 Diakonia是教會的使命和見證,意味著教會將繼續彌賽亞在這個世界上過去和現在所做的事情連結緊密。

「Diakonia」服務的概念對教會來說並不是新名詞,Dr. Ronald Lalthanmawia在「永續發展的目標:達到平衡的改變」描述亞洲具有在地域、社會環境和文化的相似,不過,近期亞洲國家不平的現象加劇,尤其是貧富差距加大、工資低廉。所以,他點出永續地發展目標,將對亞太地區帶來改變,否則弱勢團體會被犧牲。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若緩慢進展、停滯和倒退,會繼續給最脆弱的群體帶來最大的負擔, 他提醒我們都「迫切需要區域合作和夥伴關係」,以確保在可持續發展目標進展停滯或倒退的情況下,任何亞洲的國家都不會落後。

參考整理文件:

  • Churches in Asia called to adop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as integral part of Diakonia

https://www.cca.org.hk/news-and-events/churches-in-asia-called-to-adopt-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as-integral-part-of-diakonia/

  • Ecumenical Diakonia is aimed at mitigating the sufferings of all who experience deprivation, says Metropolitan Dr Yakob Mar Irenaios at CCA Consultation

https://www.cca.org.hk/news-and-events/ecumenical-diakonia-is-aimed-at-mitigating-the-sufferings-of-all-who-experience-deprivation-says-metropolitan-dr-yakob-mar-irenaios-at-cca-consultation/

  • Participants discuss pathways for integration of SDGs in Diakonia of Asian Churches

https://www.cca.org.hk/news-and-events/participants-discuss-pathways-for-integration-of-sdgs-in-diakonia-of-asian-churches/

  • Coordination of ecumenical Diakonia mission of Asian churches andstrengthening of solidarity support proposed at WCC-CCA regional consultation

https://www.cca.org.hk/news-and-events/coordination-of-ecumenical-diakonia-mission-of-asian-churches-and-strengthening-of-solidarity-support-proposed-at-wcc-cca-regional-consultation/

七、學習心得:

Ecumenical Diakonia我們有時會把它視為「海外救援」,不過事實上,這應該帶有基督徒信仰的責任,因為上帝創造我們,我們身上都帶有上帝的形象,但曾幾何時,我們因為不同的區域、文化與價值觀的區別,加上我們深深帶有罪性的自義,以至於我們喜愛佔有,勝於與上帝家的人分享。

馬太福音25:31-46,上帝提醒我們做在最小的弟兄身上,就是最在他身上。普世服務提醒我們不可放棄任何的小弟兄,因為這是我們在耶穌基督裡的責任,它不該是普世部的責任,不該是教社部的責任,它是每位基督徒面對上帝給的吩咐的責任,否則上帝就會把我們分別出來,接受審判。

我自己認為,我們比較容易把普世服務分別為某個大單位才能做的事情,實際上這雖然很大,但也是每個人應該意識的責任,聖經裏頭耶穌基督尋找失喪的人,不被以色列人接受的好撒瑪利亞人可以做到比祭司及利未人都要好的義,那麼我們說要身為好基督徒,不該是只有嘴巴的見證,而應該更有生命與生活的服侍。

疫情催逼我們面對世界改變的新秩序,有些人仍陷入膽怯的佔有與掠奪,但已有些人開始更積極地走入普世服務,讓世界受傷、疾病的地方,得到更好的照顧。

我想我們可以更加強普世服務的意識,提醒身為上帝家的我們,如何用永續的指標,看待我們永續的信仰與生命。我們不是讓自己成為比較幸運的人,而是有機會可以照顧別人,與他人合作,致力於改善世界永續的人。

八、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能做什麼?

我可以在講道裡加強普世服務聖經的分享,此外也期待透過小型的普世服務,幫助弟兄姊妹不是常常想要享有福利,也需要實踐分享上帝福音。

此外,期待我們可以透過SDGs指標,幫助我們計畫事工時,可以有相關方向,讓事工不單是例行的節期,也應該從普世服侍的角度來看待我們所做的任何一件事。

九、建議事項:

由這次的論壇看來,永續的服務是疫情後的世界走向,以及普世團體接下來想繼續深入的合作方向。PCT在普世服務的組織與管理是有具體成效的,不過是否能再繼續普及於信徒教育、教會目標,而成為「Taiwan Can Help, and Taiwan is Helping!」後的台灣永續的普世服務,值得我們在神學與社工上一起深化與努力。

十、請檢附1-2張照片,並簡略說明。

參與夥伴於第一天的大合照 在CCA總部一樓

第一天 信仰反省會議

第二天 PCT報告

第三天小組討論


資料提供單位: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