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次數:621 上一則 | 下一則
發布日期:2023/4/7
讓德國人看見台灣的一年 - 薛俐文 新竹中會東勢教會


2022 年我奉差至德國兩個福音機構服事一年,從 2022 年 4 月到 10 月於德國中部的基督教基金會「Die Werner Pfetzing Stiftung Himmelsfels」(以下華語簡稱天石基金會)。2022 年 10 月至 2023 年 3 月則於德國世界公禱日委員會。德國世界公禱日主要參與者是婦女,活動以研討會與工作坊為主,計有 5 場研討會及 12 場一日工作坊。天石基金會主要辦理青少年營會,參與者主要是小朋友、青少年及隨行牧師,平均每月接待 5 團,團員人數有 25 到 120 人。這一年我盡我所能透過這兩個機構讓德國人看見台灣。

天石基金會 - 一對夫妻送給青少年的禮物

1978 年,一對名為 Pfetzing 夫婦在德國 Spangenberg 小鎮繼承一塊土地。那塊地原是開採石灰岩的大坑洞,被當地居民倒滿垃圾和雜物,然而 Pfetzing 夫婦沒有放棄這塊地,而是買了挖土機填平坑洞並收集更多土石打造一座山,整個過程花了 25 年於 2003 年終於完成,然而 Pfetzing 先生卻於完工當週忽然過世,Pfetzing 太太-Herta 一時不知如何使用這座山,於是聯繫當時正在尋找場地做青少年福音事工的牧師 Johannes Weth,並共同成立天石基金會。

天石基金會設有董事會和監事會,財務來源除了營會收入(一人大約 20 歐)之外,Johannes 牧師與 Steve Ogedegbe 牧師會去不同教區的主日禮拜或教區活動(例如路跑)募款。雖然天石基金會的財務並不優渥,他們仍然努力幫助青少年和小朋友在信仰上有所造就,也接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工作,致力於向教會界樹立主裡合一的典範。

國際領土

天石基金會的團隊除主席 Johannes 牧師外,主任牧師 Steve Ogedegbe 來自奈及利亞,另外一位國際志工輔導 Rachel Adeke 來自烏干達,國際志工的部分除了我來自台灣之外,也有來自奈及利亞、泰國、南非以及巴西…等。每一位國際志工來到天石基金會都是代表他們國家的大使, 營地有許多露營車和空間是用國家來命名,例如今年因為與德國世界公禱日委員會合作,其中一個室內空間即規劃為台灣文化展示區,稱為台灣大使館,2022 年 9 月到 2023 年 2 月底開放看展。我是天石基金會的台灣大使,我不只帶領德國婦女介紹台灣大使館,在營會中我也向前來的青少年與小朋友介紹台灣。

大使館時間

營會期間會安排大使館時間,讓國際志工向小朋友和青少年介紹自己的國家。身為台灣大使的我向他們分享許多關於台灣生活的日常,例如飲食、地理、語言…,德國青少年對於台灣的生活非常有興趣,他們很羨慕台灣四季如春的天氣,同行的德國牧師也對基督信仰在台灣的發展有進一步的認識。分享過程中,這些德國青少年雖然明白我和他們生活在民主自由的國家,但是我會向他們強調自由民主不是理所當然地得到,是許多前人積極爭取的成果,不是每個人與生俱有言論、集會以及信仰的自由,身為基督徒也要學習同理生活在沒有自由環境的人。

彼此服事的營會

營會開始,同工會向青少年和小朋友分享這座山的成立故事並且告訴他們:「這座山是上帝透過 Pfetzing 夫婦的建造送給你們的禮物,是屬於你和我,讓我們一起照顧好這座山。」這樣做的

目的是要建立他們對這座山的歸屬感。在營會裡沒有所謂顧客至上,而是人人平等,志工會帶著團員一起整理環境,例如洗碗、擦桌子、打掃廁所…,因著他們對這座山的歸屬感,他們樂意做這些打掃工作,通常第一天會手忙腳亂甚至遇到聽不懂英文的團員,我盡量用德語和他們溝通, 多給他們耐心和鼓勵,他們就可以把工作做得越來越好。帶領他們的過程中不只是他們有成長, 我的領導和溝通能力提升許多,也讓我的德語能力也更上一層樓。感謝他們教我更道地的德文, 甚至收到許多德國人對我德語能力的肯定。

好玩有趣的營會

早餐後是工作坊時間,每位志工會帶領不同活動(例如:踢足球、射箭、做鑲嵌藝術…)。因為我喜歡唱歌和玩音樂,於是我組一個小合唱團。一開始小朋友和青少年擔心自己唱得不好聽而害怕上台,我不斷的鼓勵他們並且選擇我們都喜歡的詩歌來唱。傍晚敬拜的時候上台成果發表, 每一位團員都已不在乎他們歌唱的如何,他們是帶著喜樂的心唱歌並且享受這個舞台。我很榮幸能夠推他們一把,幫助他們克服上台的恐懼。

午餐後營隊會一起玩角色扮演遊戲(RPG)。遊戲劇情是由志工發想,例如偵探要找到兇手、與探險家一起尋寶…,每個人(包含小孩子)都會演故事裡其中一個角色,大家都十分入戲,尤其年紀越小越享受其中。大地遊戲也是十分受歡迎的活動,例如野地闖關、攀岩、射箭、鬼抓人…。

信仰造就的營會

每一天所有人都會參加晨禱、中午查經以及傍晚敬拜,我們使用不同教派敬拜上帝的模式,有動態也有靜態。非營會期間志工也會遵循一天的早禱、查經以及詩歌敬拜的日常。每週會有一次神學研討會,由 Frank Weber 牧師帶著志工查經與神學探討。

早禱是參考泰澤禮拜的模式,以 5-6 人圍一圈,圓圈中放一塊馬賽克磁磚,磁磚上放一根大蠟燭周圍繞著10 個小蠟燭。禱告前用德文和英文朗讀舊約及新約各一段經文,有時會用其他語言。

朗讀經文之後會默想 1-2 分鐘,接著唱旋律較簡單的聖詩,大家會點燃小蠟燭來禱告,有的人靜默,有的人開口。在早禱中可以使用自己的母語禱告,有一次早禱中甚至出現 5 種不同語言: 德語、英語、華語、烏克蘭文、西班牙文…。

中午查經時間,每位團員不分年齡(最小 8 歲)會先各自讀指定的經節,接著分組(2 到 3 人) 分享自己對經文的了解和看法,志工會參與他們的討論。接著 Johannes 牧師開始用聖經故事講解經文讓小朋友更了解經文背後的真理,過程中也會問問題讓他們可以參與討論。整個查經過程不只有聽牧師講,牧師和同工也非常鼓勵青少年和小朋友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對經文的理解,也會給予回饋,彼此之間對話就像傳接球,整個氛圍非常開放。從此我對查經的想像也變得不一樣,不再只是拘泥於單方面接收資訊,而是更多的思考、提問與回饋。

傍晚敬拜則是大家最開心、最 high 的時候。相較於德國許多傳統教會莊嚴的敬拜模式,在敬拜中大家盡情唱歌跳舞。通常第一天青少年和小朋友都會比較害羞,然而透過我們志工的投入與Steve 牧師的帶領,他們也被喜樂的氛圍感染,甚至不想要結束還希望我繼續彈琴為他們伴奏。Steve 牧師也會在這段時間分享他寫的福音詩歌以此佈道,鼓勵他們決志,幫助他們與神建立關係。任何一個孩子的改變與成長總是帶給我們喜悅以及服事的動力。

嚐過主裡合一的滋味

在耶穌升天節當天有慶祝禮拜,約 300 多人來到營地一同慶祝。禮拜中 Johannes 牧師邀請許多不同國家的人用他們的母語來朗讀哥林多前書 12 章 12-14 節,當天除了我用華語朗讀這段經文之外,也有烏克蘭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朗讀的當下覺得奇妙也很震撼,有 300 多人非常專注的聽我講華語,全場安靜到彷彿掉了一根針在地上都聽得見。那一刻我覺得我不再是台灣人,當下也沒有德國人、烏克蘭人…之分。我意識到我們都是天國的子民,站在「天國的磐石」上,我在這場禮拜中看見了神國度的影子。

每當我停下腳步仰望營區山頂的十字架,我總是讚嘆上帝如此的奇妙。我從來都沒有想過, 有人願意花 25 年的時間蓋一座山,兩位來自不同教派的牧者(新教派與五旬節宗)竟然可以經營一個基金會! 我了解到教會合一的要素不是人與人彼此的共同點,而是我們敬拜同一位上帝,是這位上帝使我們接納與欣賞彼此的差異,並且站在祂立的根基上。祂不斷的在引領我們回到祂面前, 幫助我們練習彼此相愛與服事,為的就是將來有一天當祂的國度降臨時,我們跨出我們現有的文化並且進入到祂的國度,讓台灣人不再是台灣人,德國人不再是德國人,我們都是屬神的人。

我很高興這一年能夠待在跨文化的環境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同工。天石基金會對我們這群志工和同工來說不只是工作的地方,也是我們一起唱詩歌、禱告、享受大自然的地方。我不只認識到許多我未曾了解的文化,我也學習如何讓別人了解自己的文化,這需要勇氣以及自信。我很感謝基金會所有同工對我的信任與耐心,他們沒有因為我在許多方面比他們微小而看我卑微,而是用神的眼光看我受造的奇妙,讓我在陌生的環境中找到自信。我也提醒自己要用屬神的眼光看待和欣賞別人的差異,因為我們都是屬神的子民,在祂的磐石上讓我們堅固彼此,直到祂再來的那一天。

世界公禱日-不只是禱告的公禱日

台灣大使館

在天石基金會營區台灣大使館展示期間,大約有 10 組的德國婦女前來看展。我與 Ute Dilger

牧師規劃台灣大使館的展示內容分成三大主軸: 原住民、漢人移民以及殖民文化。為了讓德國婦女對原住民文化更了解,我放置許多原住民手工藝品(織布、陶罐)及服飾。帶領看展的過程中我向德國婦女們解說台灣近代史(從二戰到今天),以及台灣民主發展的過程。此外,德國世界公禱日委員會的同工也寫一些台灣女性(呂秀蓮、唐鳳…)和民主發展的專欄,這些資訊也是展覽的一部分。我很享受帶領他們看展的時光,他們也認識到台灣民族的多樣性,特別是看到原住民新娘禮服感到十分驚艷,服裝做工竟如此精細。

媒體採訪

這一年我接受四個採訪,包含當地廣播電台、教會報社以及雜誌。採訪時他們都問到關於國家安全的問題:是否會擔心中國侵略台灣。我不只向他們表達台灣人對中國入侵的擔憂,我也向他們表示中國對台灣的威脅不只是軍事方面,網路安全、國際貿易都有中國的阻撓。甚至在疫情爆發期間全世界缺乏疫苗時,中國把疫苗當作政治籌碼引誘台灣的邦交國與台灣斷交。此外他們也問到國家認同,我向他們表明台灣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我們擁有成為國家的四個要素:領土、人民、政府以及主權,無論中國在國際上怎麼打壓我們,都沒辦法改變我們是國家的事實。

研討會與工作坊

這一年德國世界公禱會委員會為台灣所舉辦的五場研討會,包含兩場全德國婦女參加的研討會,其中一場為線上一場為實體,另外三場則是地方教區婦女的研討會位於北黑森邦,包含Kaufungen, Fulda,以及 Witzhausen。研討會與會婦女不只來自改革宗、路得宗、浸信會,還有來自天主教的婦女。每場研討會有兩天半的時間,第一天晚上開始彼此互相認識,觀看關於台灣民主發展的紀錄片「中國威脅陰影下的台灣民主實驗」,這是由德法公共電視台蒐集資料所拍攝。

第二天早上有台灣議題討論及 QA 時間,QA 時間主要由我負責回答,我盡我所能及我所知的資訊回答他們。下午會準備隔天的世界公禱日預演禮拜,預演過程中他們嘗試用不同禱告方式為台灣祝福,除了口頭上的禱告和閱讀世界公禱日手冊中的鼓勵信,也會以戲劇呈現對台灣的祝福,他們還使用印台灣圖案的紙摺鴿子,於摺紙過程搭配禱文為台灣社會的和平祈禱。晚上是台灣文化之夜,活動中他們享用來自台灣的水果乾、學習簡單的問候語、製作小燈籠、書寫書法或觀看台灣電影等。第三天是預演禮拜,雖然只是彩排,他們仍然以正式禮拜的態度來舉辦。他們看待世界公禱日不只是一個特定時間的禮拜,而是一場推動世界和平,為不同族群彼此代禱的運動。

全德國地方教區為了世界公禱日的準備與熱身,這一年舉辦了很多場台灣公禱日工作坊,其中我參與 12 場北黑森邦的工作坊,包含 Dilger 牧師的教區在 Ahnatal,Kaufungen,Witzhausen, Spangenberg…等小鎮所舉辦的工作坊。每場工作坊大約 4 個小時,活動包含敬拜、查經、台灣議題…等,我也在 QA 時間回答他們許多問題。參加的德國婦女會嘗試做台式料理並且在工作坊中分享,我吃了三碗他們做的台式麻醬麵,正好緩解我的鄉愁,他們看到我欣賞他們所做的台式料理後非常有成就感。

無論是在研討會或是工作坊,德國婦女對二戰之後台灣的歷史和民主發展有許多疑問,例如他們對國民黨的作為感到不解,為何過去如此反共的政黨,告訴台灣人民要打倒共匪反攻大陸的政權,現今卻討好中共甚至為了利益不惜一切嘗試通過與中國貿易的法案。我向他們表示,2014 年台灣太陽花學運誕生就是因為許多年輕人無法接受國民黨強行嘗試通過該法案所引發的抗爭。我告訴他們,1999 年出生的我也不了解更不認同國民黨的作為。

我很高興這一年能夠讓德國人更認識台灣,特別是讓德國人知道,台灣不只在政治層面和中國不同,文化上也不同。我要在此感謝許多認同普世事工價值的同工給予我的幫助,以及為我代禱的家人、朋友和牧師。我更感謝上帝在這一年讓台灣被世界看見,願上帝紀念並堅固這一年我們為祂所做的工,也讓台灣成為世界的祝福。

相關圖片請看附件

相關檔案下載:
薛俐文_赴德工作心得.pdf

資料提供單位: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