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會議流程及內容摘要: A. 大會主題與兩大子題的專講: 亞洲基督教教會協會(Christian Conference of Asia, CCA) 第15屆年會在2023年9月27日至10月3日於印度南部大省Kerala的首都Kottamya 的聖多馬(Mar Thoma)教會舉辦。本次年會的主題為“God, Renew US in Your Spirit and Restore the Creation”。這個大主題之下另外分兩個子題,一為以羅馬書15:5-6和詩篇143:10為主要經節的“Renewal and Restoration of Creation: Affirming the Will of God”,另一個子題是採用以賽亞書65:25為切入點的“Renewal and Restoration of Creation: Dwelling in Harmony”。大會安排的專題演講也因此依照這三個主題為中心軸線。 首先,在大主題“God, Renew US in Your Spirit and Restore the Creation”,CCA邀請了2022年就任普世教會協會(WCC)總幹事、也是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WCRC)前主席 Jerry Pillay為講者。Jerry Pillay 藉由「多重危機」描述了現今世界面臨的時代跡象,例如地緣政治、能源、經濟和氣候變遷帶來的危機。他指出政治機構或者是國家無力或是無意願解決如此多面向且相當複雜的挑戰。CCA這次年會主題「上主,在祢靈裡更新我們並回復創造」(“God, Renew US in Your Spirit and Restore the Creation”),特別在「更新」和「回復」兩個字,意指已有東西失去,因此需要回歸應該成為的樣子,這是真正改變的第一步。教會和世界一樣充滿不公義、腐敗、欺騙和不義之徒,教會也需要回復。人被以上帝的形象創造,同時帶有偉大的責任。這也是為什麼基督教團體需要認真應對氣候危機的神學依據,因為人被要求要行使責任與關懷上帝的創造。 「作為道德行為和社會變革的代理人,人類擁有作出積極道德選擇和進行解放行動的能力,目的是根據公義的道德準則改變社會。公義要求我們特別關注滿足來自國內或者是全球因貧困和受壓迫而產生的需求。因此,政策經濟和相關體系也必須在社會和生態方面評估在我們互相體系當中對所有人的好處和壞處。Jerry Pillay最後以 「主啊! 從我開始,藉由我來恢復祢的創造」鼓勵所有的與會者。 兩個子題的專題演講,邀請馬來西亞與菲律賓的原住民教會工作者以原住民的角度詮釋 “Renewal and Restoration of Creation: Affirming the Will of God”. 另外邀請澳洲Flinders大學教授以及印度信義宗的代表就在實際田野如何「修復與更新上主的創造」分享實際的案例。這兩個子題的分享,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於實際案例操作的分享,使「更新與修復」以及如何應變氣候危機帶來的變化,不再是紙上談兵。 年會同時邀請各個不同教派(佛教、伊斯蘭、錫克、印度與猶太教)學者從不同教派出發的立場詮釋與解釋大會主題。很可惜的是,原定是總時數6個小時的專講,因為時間運用的不當,硬生生地被縮減為3個小時。加上沒有印出的演講稿,使得跨宗教的子題專講部分讓不少與會代表有「鴨子聽雷」的困惑。 B. D.T Niles Lecture: 以紀念CCA首任總幹事 D.T Niles的D.T Niles紀念講座則是邀請在印度知名的社會工作者、人權運動者同時也是印度天主教修女Dayabai以單人獨戲的方式,將她為何決定成為修女並投入印度街頭、拯救貧困者的使命中。 C. “Churcha”: 此次年會特別設計了“Churcha”小組時間。“Churcha”的意思是類似於「主題小組討論」,顧名思義就是帶有主題的討論和分享。這次年會特別設計將近15組與氣候變遷、教會生活、教會與社會以及靈命更新等與CCA事工有關的主題小組供每位年會參與者選擇參加。主辦單位甚至針對每個主題特別邀請各領域專精的教會所屬NGO團體負責,同時配置一個討論主持人和會議紀錄者,並在會後24小時之內將會議紀錄寄到大會,而大會將藉由會議記錄研擬未來CCA的5年事工方向。 由於Kerala省可說是印度東方正教會的主要地區,因此禮拜天的當地教會參訪,有將近2/3的年會與會者被安排到Kottayam附近的印度東方正教會參加主日禮拜。 至於普世宣教機構年會特有的每日早禱和晚禱,不意外地讓人印象深刻。這次禮拜是以Kottayam的Mar Thomas教會舉辦。除了特有的普世禮拜儀式之外,帶有印度和亞洲各地區風格的普世聖詩,使得這次年會的早晚禱讓人印象深刻,特別是這次參與每日早、晚禱的詩班,是Mar Thomas教會為主的詩班,帶領會眾吟唱具有印度曲調、亞洲各地不同風格的普世聖詩,使得該詩班在最後閉會禮拜時,受到在場超過600位與會者讚賞。不意外地,在這次年會的早晚禱中,收錄三首台灣教會聖詩前輩駱維道牧師做詞曲或是編曲的詩歌。 一、 本次年會重點議程報告與心得: A. 新任執行委員會: 這次年會照例選出新任的執行委員會委員,包含一名主席、副主席以及司庫(general treasure)。 這次執委會的產生歷經波折。首先是原本預定擔任提名委會的主委婉拒不願意擔任主委,因此改由其他年會代表遞補。其次,提名委員會收到的第一份由各會教會在年會前事先第交給CCA的受提名名單,在身分代表性部分(神職人員vs. 憑信徒、男性vs. 女性,非青年vs. 青年)部分,嚴重失衡,迫使新的提名委員會主委必須公開表明將在現場逐一徵詢具有被提名資格的女性、青年和平信徒正代表。最後終於在預定的時間內公告名單,並且經過現場正代表舉牌同意通過。 新任執委會名單如下(以下名單不包含現任總幹事): 上述名單可以輕易發現,亞洲教會基本上依然以男性神職人為中心。新任執委名單當中,幾沒有牧師頭銜的代表們幾乎都是經過提名委員會主委以及委員在年會現場一個一個徵詢,經過當事人以及所屬教會同意之後,才能進入名單。 上述現象反映CCA的會員教會對於非男性神職人員的態度。CCA若需要解決代表性嚴重失衡的問題,最根本的改革方式是需要直接在CCA的憲法和法規上明文規定執委會的成員每個身分代表的百分比。另外,年會正代表以的代表性必須嚴格執行。這樣才能夠有足夠的不同身分代表以年會正議員的身分出席年會,而年會才能夠有足夠的名額在各種身分類別上提名適當的人選進入執委會。 B. CCA財務危機/重新檢視總部所在地: 在總幹事報告以及司庫報告裡面,不約而同提到CCA長久以來在中央經費(core funds)和事工經費(program funds)大量依靠非會員教會的奉獻。換句話說,CCA的主要經費來源是來自於其他普世宣教機構的支援與資源。唯獨在2017或者是2018年,會員教會的奉獻金額幾乎與其他普世宣教機構贊助的金額相當,主要的原因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以及連嫦美牧師負責的婦女事工委員會全程贊助CCA在新竹聖經學院舉辦亞洲婦女論壇(AEWA)。當時這個論壇的所有花費加上年度的會員教會費用,與當年從其他普世機構募款所得的奉獻金額相當。 總幹事Mathews George Chunakara的書面報告以及在現場的口頭報告,以相當多的時間解釋目前CCA總部設立在清邁所面臨的困境。這些困境早在2005年由香港搬移至泰國清邁的Payap 大學之後,已被當時的執委會點出。經過將近20年的時間,CCA總部落腳在泰國清邁所遇到的困難只有加深,並未減緩。遇到的困境分別為: 1. 其他國家簽證取得耗時與困難:這是指CCA的事工幹事若需要前往其他國家參加會議或者是舉辦活動,簽證需要送到曼谷處理。有時因應簽證需求,幹事們有時需要飛往曼谷面試,如此一來一網,既費時耗力,又增加不少額外的經費支出。 2. 泰國政府對外匯的管制,造成CCA在運用募款得來的經費運用,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金錢和精力取得。同時也迫使CCA必須一直為此維持在香港的帳戶,用來接收泰國境外的奉獻以及對外的支出。 3. 泰國官方對於NGO團體的規定,使得CCA一直承擔可能會被泰國籍登記者直接奪取的風險。由於泰國官方規定外國NGO在泰國,必須有當地泰國人做為主要登記者,使得CCA承擔著被泰國登記者名正言順奪取的風險。 4. CCA在清邁購置的土地容積無法讓CCA可以建造滿足事工需要使用面積的建築物,使得CCA必須不斷借用Payap大學的空間。 5. 泰國政府對於某些特定議題的禁忌,使得CCA對於特定議題必須保持沈默。 鑒於上述理由,CCA總幹事Mathews George Chunakara 希望年會能做出針對組織總部是否搬離清邁甚至是泰國的議決。而總部搬遷又與CCA目前在香港依然保有NGO登記和持有銀行戶頭有關,這也是為何新的司庫是由香港代表出線的原因。會議最後議決由新任的執委會責成總部搬遷責任小組,針對外國人工作簽證、外匯管制、外國NGO相關規定、外國簽證取得容易程度、言論自由、該國的CCA會員教會對於CCA總部能夠提供的實質幫助以及搬遷是否對於CCA已經惡化的財政有所改善等進行資料搜集和研究,並交由新任執委會議決總部是否搬離清邁甚至是泰國。 C. 共識決議會方式的採用: CCA決定在本屆年會採用受澳洲原住民討論議題方式啟發、由澳洲教會開始推廣的「共識決(Consensus model)」作為議會討論議案和表決方式。CCA的共識決模式主要跟進「普世教會協會WCC」的共識決模式,連受邀分享「共識決」的精神、原則和操作方式都是過去受WCC邀請分享與指導「共識決」議會模式的澳洲和紐西蘭教會代表。由於是新的概念以及新的表達方式,除了少數已經對共識決非常熟悉的與會代表之外,大多數的代表們對於手上的兩張不同顏色卡片的使用時機和方式相當陌生,無時無刻都需要議會主席的提醒,才知道需要舉牌表示意見。然而,真正可以自由地隨時地舉牌表示意見的時候,與會代表們卻又沒有及時地反應。另外,「同時間舉牌表達」在某個程度上也是一種「霸權」。誠如一位菲律賓青年代表所說,對年輕一輩的年會代表,要在萬橘叢中舉起一張非常顯眼、表示反對的藍色牌子,需要相當大的勇氣,甚至是老天借膽量,因為自己教會的總幹事或者是主教就坐在隔壁。而年會時程的安排,並沒有提供使用共識決針對議題好好討論所需要的時間。因此,共識決使用的橘藍兩色卡片不過變成了年會代表們的雙手。而真正需要革新的討論問題方式和議會議程的設計,反而沒有跟著變更。 二、 建議事項: 排除議會在時間安排、人員動線、辦事效率、資訊管道通暢、資訊透明度等面向的不彰和低落,加上印度主辦單位有意特別高舉CCA印度籍總幹事以及CCA不斷吹捧WCC,讓人有時常常會以為CCA是WCC的亞洲分會的錯覺之外,以下是本人參加此次CCA在印度Kottayam年會的觀察,進而對於總會以及普世關係委員會的幾點建議。 A. 強化對CCA的關注: CCA對我PCT的不友善,已有一段時間。然而,就我個人觀察,這樣的不友善從2010 印尼籍總幹事Henriette Hutabarat因受Mathews George Chunakara影響而白熱化。相較於參與的其他普世宣教機構,PCT對於CCA的關心程度反而比較低。然而,經過這次年會,個人反而覺得我PCT的最直接盟友就是在亞洲的教會,特別是有共同關心議題和共同關心利益的教會。例如:因南海領域以及深受中國一帶一路政策負面影響的菲律賓教會、斯里蘭卡教會以及原本就與我們PCT交好的韓國教會。而印度教會在人數上數量,其影響力也不容小覷。換句話說,不論是在事工以及交流上,CCA以及亞洲教會更應該是PCT普世事工的重點區域。 另外,CCA現任總幹事Mathews George Chunakara 的任期將於2025到期。年會期間已經有耳語傳出韓國教會對於CCA總幹事人選有高度興趣。由於距離之前韓國人擔任CCA總幹事已經是20年前的事情(Ahn Jae Wong, 2000-2005),這20年間CCA事工關注重點非常明顯聚焦在東南亞以及南亞地區,相較之下東北亞的比重反而變得較少。因此韓國教會期望可以藉由韓國人重新拿下CCA總幹事一職,增加東北亞事工在CCA的比重。這對於PCT來說,除了是重新將CCA的聚焦焦點拉回韓國、日本、台灣、香港甚至是菲律賓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同時也可以稍微延緩中國教會協會加入成為CCA的時間表。 B. 重點關注教會: 筆者這次參加CCA年會,發現有幾個國家的教會,是值得PCT花更多時間強化雙邊關係: 1. 菲律賓教會: 在CCA年會上,筆者再次體驗菲律賓各教派教會派出來的代表,不論是青年、婦女甚至神職人員與平信徒,每位的戰鬥力可說是以一擋百。不但意見表達流暢,同時分析清晰又能即時掌握會場現況發展。針對中國在南海區域的挑釁,菲律賓教會藉這次年會,在公共議題委員會 (Public Issue Committee) 提出聲明,同時受到大會的接納。受到菲律賓教會的鼓勵,PCT代表本來沒有計畫在公共議題委員會提出任何的議案,後來還是提出一案並委託在該委員會擔任委員的Mervin Toquero協助議案的成立。最後該議案經過修改之後與菲律賓教會針對南海區域一案合併送交年會,由年會表決通過。 另外,菲律賓教會在性別和青年議題上,也有不少是我PCT可以學習的地方。雖然會因為所處社會脈絡和情境的不同,在處理面臨困境的議題上存在的差異性。但是,在面對「教會」這個大環境,青年面對的議題有相當的相似度。因此會建議普世委員會以及青年事工委員會,可以跟菲律賓的教會在青年議題上有更多的連結和合作。 2. 印度教會: 主要是指印度教會協會(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 in India, NCCI). 台灣的NCCT雖然無法做到像是NCCI非常有號召力與活動力,然而NCCI在不少事工上的眼界和寬容,是PCT可以學習的,例如過去這十年將台灣教會搞得天翻地覆的同志議題。NCCI的成員有超過一半是正教會,對於同志議題是相當保守。但是,NCCI在這樣的氛圍之下,NCCI可以持續出版相當數量與認識同志和同志牧養的書籍,提供旗下所屬教會使用。更不用說,普世教會協會WCC的同志議題小組召集人就是由NCCI旗下、來自印度東方正教會的主教擔任。這樣的包容,不但提供在教會的會友不論性別取向,可以有一個安心無虞討論敏感的議題的空間,更是PCT在處理教會內敏感的倫理議題時應該學習與持有的態度。除此之外,性別議題也是PCT可以跟NCCI學習的地方。同樣,印度婦女和台灣婦女在性別議題上面臨的處境有差異,但在面對教會對於女性的刻板印象要求和教會對於性別平等趨於保守的共同議題之下,兩邊具有互相合作、交流與學習的地方。 3. 韓國教會: 韓國教會在普世宣教機構年會,往往會派一個不只帶有投票權的正代表團,還有其他以不同名義一起前往參加的教會代表。這次CCA的年會,韓國教會一共派了總人數超過50位的與會團。先是從年會的半年前,以韓國教會協會 (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 in Korea, NCCK)為主導的CCA年會行前訓練,從認識CCA的歷史開始,一直到正式年會會議中幾乎每天的會報,到年會結束後的分享會,同時把與韓國教會有關的所有文件公開放在網路上。韓國各教會(以PCK, PROK, NCCK以及韓國衛理公會為主)的普世事工辦公室動能讓人印象深刻。因此建議,日後即便PCT的總幹事或者是普世委員會決定派出與會的正代表並未包含普世幹事,但建議在時間以及經費許可的前提下,普世幹事還是可以隨同參加年會。藉此不但可以拓展PCT與其他教會的夥伴關係,同時也可以在正代表有需要的時候扮演定心丸的角色。而韓國教會如何帶領所有與會的成員從行前訓練、會中彙報以及會後報告與分享的模式,值得我們學習。 另外,關於CCA這次年會做成針對重新尋找比目前CCA在清邁Payap大學現址更符合CCA需求底點議案的議決,依照PROK普世幹事Park Sung-Kook牧師的說法,韓國首爾將會是CCA總部新址的一個選項。首爾郊區有一塊美國長老教會奉獻給韓國教會的閒置土地,而韓國政府有意將這塊土地發展為吸引國際非政府組織前往設立據點的根據地。加上在工作簽證、外匯金流控管以及國際NGO在韓國設立的相關法案修法等助力之下,韓國首爾確實是帶有成為CCA新總部落腳地的競爭力。另一個可與韓國首爾競爭CCA總部新址的對手則是印尼雅加達。 C. 普世人才培訓的重新思考以及再職訓練 這次受總會普世事工委員會的提名,得以在2017從「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的參與退下來之後,有機會再次代表PCT以正代表的身份參與CCA2023的年會,個人非常謝謝總會總幹事以及普世事工委員會對於我個人參與在普世事工能力的肯定,成為這次PCT的團隊(包含兩位正代表和一位將卸任的CCA執委)的領軍,讓我在現場真正地扛起領軍的責任。這跟以往每次PCT代表團都有比我本人更資深的普世事工前輩帶隊,並在開會現場隨時提供支援和成為團隊定心丸的經驗很不一樣。故這次CCA年會的參與,對我本人來說,是個很特別的經驗。 然而,我也在這次年會的參與,發現即便是未經驗的參與者,還是有需要「再職訓練」,特別是在過去未曾負責的事務,例如撰寫描述台灣在特定議題上需要爭取普世組織和會員教會支持的「公共議題委員會(public issue committee)」議案。這次在年會的現場,因感受到有更多的教會跟台灣教會一樣對於中國如何以霸權方式在南海領域以及一帶一路對受援國經濟的衝擊有著共同的憤慨,臨時決定要以PCT的名義提案送入「公共議題委員會(public issue committee)」。可惜過去未曾有過類似的訓練,雖然寫出來的草稿有經過鄭仰恩老師看過並認可,但議案最終還是被菲律賓教會所提的議案稀釋並與該教會的提案合併,而最重要的「中國」兩字在該議案中完全被稀釋。因此,建議普世關係委員會辦公室日後或許可以針對重點普世宣教機構的主要參與者,設計相關「再職訓練」的課程和活動。 此外,參與本次CCA年會,個人還是深感普世事工在人才培育上的不足以及相關機制的失靈。普世事工人才不單單只是尋找適當以及具有潛力的與會代表,更重要的是能夠將參與活動的所見所聞得以以實際行動延續。普世事工人才也不是以是否得教會高層人心作為評斷的標準。此次參加CCA年會遇到PCK教會派出來的青年代表,深談之後才知道他在PCK曾經因為支持同志族群而被教會高層打壓。然而,他同時也是PCK特意栽培參與普世事工的年輕世代,因而這次被派出來參加CCA的年會。PCT也存在著這樣充滿矛盾集合體的青年,端看教會的主事者是否有同樣的胸襟和遠見,屏除對個人的喜好,而是針對對方是否可以讓普世組織以及自己教會因為這位代表而彼此互惠、互相學習和成長。 而進入普世宣教組織核心的同工,特別是初次進入領導核心的與會者,建議普辦提供可以諮詢與陪伴的資深參與者協助對方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狀況。以這次在意外之中進入執委會的林書弘為例,當他在現場被徵詢是否願意代表PCT進入執委會時,筆者可以感受到他的掙扎、徬徨與無助。這種「很想為自己的教會做點事情,但不確定自己的時間和能力是否能夠勝任」的矛盾心情,如果有普辦和教會領導者在一旁的鼓勵、肯定以及承諾陪伴,相信對於當事人來說,將會是下決定的重要定心石。因此,建議日後若有派出的代表在沒有預期的狀況下進入普世組織的決策圈,普辦可在日後提供該代表所有可以提供關於該組織的任何關於人與事務的資訊。這樣對該代表在該普世組織的參與,有極大的幫助。 以上是我個人參加CCA第15屆年會的報告。 |